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 医教科研 >> 医疗资讯 >> 正文
高难度矫形手术,让13岁少女挺直脊梁重获新生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8-13】 【作者:吴育俊 陈建飞/来源:】 【阅读: 次】【关闭窗口】

   沉重的“罗锅”几个小时就“卸掉”,多年的病灶一刀切除。近日,我院微创脊柱外科博士生导师林海滨教授、吴育俊主任医师医疗团队,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技术,成功为一名13岁特发性脊柱侧弯少女实施高难度矫正手术,使其身高即刻长高6厘米,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和久违的笑容。据悉,该技术系莆田首次开展,为广大脊柱侧弯患者带来福音。


   小梅(化名)今年13岁,系莆田涵江区江口镇人,长期旅居西班牙。两年前,家属发现其坐立、站立姿势异常,左、右胸廓不对称,双肩不等高,右侧肩胛骨隆起,背侧呈“剃刀背”畸形,曾就诊西班牙当地医院,未予特殊处理,由于没有其他不适,家属并没有过多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梅背部及胸廓畸形的情况愈发严重,严重影响外观及日常生活和学习,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处于青春期的她陷入自卑的情绪中,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家属万分着急,通过网上查询及熟人介绍,听说我院在治疗脊柱侧弯畸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便慕名特地从西班牙回国求诊于微创脊柱外科林海滨教授。医生为小梅认真查体后,最终诊断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经测量,患者侧弯角度达到约82度,属于较重度畸形。经详细体格检查、精心术前测量、规划以及术前充分评估、准备、讨论,林海滨教授凭借其20余年丰富的手术经验,带领脊柱外科医疗团队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技术,成功为患者实施脊柱侧弯矫正手术。


   小梅术后1周便可下床活动,身高即刻长高了6厘米,达到166厘米,侧弯、驼背畸形明显矫正,侧弯角度由原来的82度矫正为不到8度,几乎恢复至正常。小梅术后恢复良好,两周后顺利出院。


   林海滨教授介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无明确原因的脊柱三维畸形,全球有数百万青少年受到其影响。这种情况通常在青春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加剧,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矫正。若不及时处理,侧弯将持续恶化,可能影响脊柱、脊髓以及心肺等功能,进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纠正脊柱侧弯,改善患者的外观,同时避免胸腔和腹腔器官受到压迫,进而改善心肺等功能。”林海滨教授说,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通常发生在10至18岁之间,建议及时进行脊柱侧弯的早期识别和就医,以最大限度地减缓或阻止侧弯的发展,从而改善健康状况。


   林海滨教授指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手术也存在风险,因为脊柱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此外,脊柱的三维结构使得侧弯往往伴随旋转和畸形,对手术中钉子的放置位置和精准度要求极高。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损伤到脊髓神经或血管,可能会导致瘫痪或严重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成功的脊柱侧弯矫正手术关键在于如何精准、安全置钉。传统手术往往依赖主刀医生的经验,但即便是最资深的脊柱外科医生也无法做到绝对安全。


   近年来,机器人手术因其精确、微创和智能化的特点而成为外科手术的新趋势。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能够智能规划进针点和角度,并在术中精准高效置钉、全程可视化操作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放置钉子时的误差,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我院作为福建省较早引入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三甲医院之一,目前已开展了多种机器人辅助手术,包括颈椎后路Keyhole手术、颈前路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手术、椎间孔技术、全脊柱机器人辅助下的置钉融合减压手术,积累上千例丰富的手术经验。林海滨教授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推进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致力于推动手术的微创化和精准化,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