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叶碧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护士长
在肿瘤内科的病房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患者与疾病抗争的故事,而我,作为肿瘤内科副护士长,有幸成为这些故事的见证者和守护者。这些年来,我始终秉持着将患者当作朋友的理念,穿梭在病房的每一个角落,用心倾听他们的故事,试图用我的同理心去触碰他们情感深处的柔软,为他们提供更贴心、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其中,朱小妹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叙事护理的温暖力量。
朱小妹——这个比我小一个月的姑娘,是病房里的一道特别的光。她性格大大咧咧,乐观开朗,大家都亲切地喊她“小太阳”。每次查房到她那儿,她也会很开心地回叫“护士长大太阳来啦”。即使是在肿瘤内科这样一个充满病痛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她依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还时常主动安慰其他患者。每当我看到她那灿烂的笑容和充满活力的身影,都会忍不住感慨生命的坚强与美好。
然而,就在那个阳光也不甚明媚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走进病房,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朱小妹静静地坐在病床上,眼神黯淡,平日里挂在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她的目光游离,眼神中透着说不出的落寞,与往日的活泼开朗判若两人。我立刻察觉到她的异常,没有多问,只是安静地走到床边,轻轻坐下,给她递上一杯温热的水,微笑着看着她,等待她主动开口。
起初,她只是低着头搅动着杯中的水,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她终于抬起头,眼神带着些许犹豫和渴望,轻声说道:“护士长,我有点事想和你说。” 我赶紧握住她的手,轻声回应道:“小妹,我在呢,有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
她深吸了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终于说出了那句压抑在心底的话:“我老公因为我生这个病,不让我抱女儿了,也不让我女儿吵我……”听到这话,我的心里猛地一揪,这短短的一句话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和委屈。我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认真地复述道:“你是说你老公因为你生病,不让你抱你女儿,也不让你女儿影响你,对吗?” 朱小妹听到我的复述,眼神里闪过一丝惊喜和认同,她用力地点了点头,那双眼睛里似乎又蓄满了泪水。
我停顿了片刻,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引导她表达内心的想法。病房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我们轻轻的呼吸声,我轻轻问道:“你是什么想法?能给我说说吗?”
朱小妹像是终于找到个能说话的人,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但她还是硬撑着让人能听清:“我老公肯定是想,我生病了就别太累了……只要我早点好起来,就能抱抱我的孩子了。”
她这话听着让人心疼,我眼眶也热起来。这个姑娘自己病成这样,心里还净想着别人。我握紧她的手,轻声说:“小妹,你老公这不是为你好嘛。那咱就听他的话,好好治病,早点出院回家抱孩子。别怕,还有我们陪着你呢,咋样?”
朱小妹听了,状态有了些许好转,用手背轻轻擦拭眼角的泪水,冲我勉强笑了一下,那笑容里透着股倔强劲儿。
从那以后,我更加关注朱小妹的情绪变化,每次查房都会特意在她床边多停留一会儿,和她聊聊女儿的趣事,听听她对未来的憧憬。而她也在我的鼓励下,逐渐打开心扉,积极配合治疗,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我知道,这笑容背后,是她对生活的希望重新被点燃。
这次与朱小妹的交流,让我深刻体会到叙事护理的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聊天,更是通过倾听和共情,走进患者的情感世界,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帮助他们释放压力、重拾希望。在肿瘤内科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我们不仅要与病魔抗争,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灵。因为只有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治愈,患者才能真正走出疾病的阴影,迎接新的生活。
后来,朱小妹治疗疗程结束复查确认后顺利回归家庭。然而她心里还是挂念着一起奋战的患友,前几天门诊复查时特地带了手编的毛线太阳花送给患友。
今后,我会继续践行叙事护理的理念,用耐心和爱心,去倾听每一位患者的故事,用人文关怀为他们的康复之路增添一份温暖和力量。因为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个心灵都渴望被理解和慰藉。而我,愿做那个守护他们心灵的护士,陪伴他们走过这段不平凡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