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早临床、早科研、早实践”的医学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我院与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莆田学院第二届医学生科研思维提升夏令营。
6月30日,夏令营开幕式在我院延寿院区举行。我院康明强院长、基础医学院涂海健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我院党委委员沈剑粦主持。莆田学院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共4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夏令营。
康明强院长在致辞中提到,医学之路如同穿越迷雾重重的森林,前方充满未知与考验。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不仅为各位同学提供早临床、早科研、早实践平台,更让同学们体会到医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智慧、毅力和执着的精神。
基础医学院涂海健院长表示,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夏令营活动干货满满,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服从组织安排,充分汲取养分,助力自身成长。
开幕式后,中心实验室李金秋博士介绍夏令营的基本情况。本届夏令营为期5天,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包括学术讲座、朋辈分享、手术直播学习、临床技能培训、基础科研培训、门诊跟诊、义诊实践和志愿服务等。
学术讲座环节
我院副院长方军教授带来题为《热爱、进取、奉献——与医学生共勉》的人文教育讲座。他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来,强调从医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和积极的工作意愿,才能为之贡献并创造价值。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叶建斌教授以带领团队开展细菌纤维素合成、改性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为例,介绍了科研创新素质如何培养以及怎么做科研规划。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黄进伟副主任医师结合自己在国内外口腔医学相关学习经历,告诉同学们要学什么、如何学。
中心实验室副主任陈仲辉副教授介绍了团队基于学科交叉的医学基础研究,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脑神经系统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检测技术创新及应用。检验科副主任陈展飞副教授向同学们科普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引领精准医学发展中的应用。基础医学院王悦博士结合自身教育经历,探讨了医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耳鼻咽喉科曾超军博士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自己本科、硕士和博士期间的科研成长之路,引来全场热烈反响。
朋辈分享环节
莆田学院本科毕业生、福建医科大学在读硕士戴小妞和乐龙英分享了她们宝贵的考研经验与心路历程,从朋辈角度为同学们如何选择院校、备考、复试等提供了实用的参考和建议。2023级本科生陈艺煌同学分享了自己去年参加夏令营、加入导师团队并发表高水平文章的心路历程。通过朋辈分享交流,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梦想,收获学长学姐们的宝贵经验。
早科研环节
本次基础科研训练活动依托中心实验室平台开展。中心实验室博士团为各位夏令营同学们介绍实验室发展历程、大型仪器用途、基础仪器使用、细胞培养基础知识以及细菌转化涂板等内容,并让学生们动手参与细菌转化涂板操作等实践,进一步充实科研理论与实践。
早临床环节
在早临床环节,医院为夏令营同学们安排了观看手术直播,医师下基层“移动医院”巡诊、门诊跟诊等环节。通过上述活动,点燃了学生们对医学院学习生活的憧憬与坚定信念,让他们进一步理解所学专业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心中种下坚持与奋斗的种子,为未来的学习与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早实践环节
为夯实医学生急救技能,培训医学生的无菌观念,在早实践环节,医院安排了心肺复苏+AED的使用及外科无菌技术培训与实践。我院急诊科陈俊煌主治医师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为夏令营的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课上,他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要点,为同学们建立系统的认知,并在智能模拟人上进行实践操作,真实的触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众所周知,无菌观念的培养始终贯穿医学生的学习生涯,是外科学习的重中之重。我院胃肠外科二区顾飞腾主治医师为同学们培训了外科无菌术操作,通过实践进一步强化学生无菌观念。
此外,夏令营同学们还参与了门诊志愿者服务,为医患沟通搭建桥梁,同时也锻炼了个人的沟通能力。
在座谈会环节,师生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同学们表示,医学生夏令营活动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聆听学术讲座分享和科研实践,激发大家科研热情;通过观看手术直播、门诊跟诊等早临床活动,赞叹附属医院医生们勇于面对疑难杂症,为患者和家属带来希望;还有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自己未来几年学习努力,成为附属医院的一份子,与百年莆医共同成长。这些感想不仅体现了学生们参加夏令营以后的深厚情感,更激发了他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决心。
座谈会结束后,共有30名同学加入14名导师的科研团队,进行长期的科研训练,为本次夏令营活动画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