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新闻动态 > 医院快讯
京莆专家联手再克复杂颊癌,成功应用颏下瓣修复颊部大缺损
【发布日期:2025-09-05】 【来源:本站】 【作者:林智霖】 【阅读:次】



近日,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专家伍文杰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由我院口腔医学中心郑德春主任医师、林建业副主任医师等组成的医疗团队,在莆田地区首次成功应用颏下动脉岛状瓣转移修复技术,为一名左颊鳞癌患者李女士(化名)实施了高难度的“左颊癌扩大切除术+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颏下瓣转移修复术”。


该手术的成功不仅解除了患者的病痛,有效预防了术后功能障碍,更标志着我院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根治与功能重建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复杂口腔癌患者提供了更优的诊疗方案。


患者李女士因发现左颊黏膜溃疡性肿物4月余而入院。与以往病例不同,李女士的溃疡病程相对较长,虽未自行好转,但经活检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后及时就医。入院时,肿物已形成明显的溃疡性病变。经系统完善的术前检查(包括影像学评估),未见颈部淋巴结转移证据。


针对李女士病情特点(病程较长但无淋巴结转移、预计术后缺损较大),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迅速组织术前讨论,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


手术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伍文杰教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团队精准切除颊部肿瘤病灶,并完成功能性颈淋巴清扫。通过仔细测量缺损范围大小,切取并转移颏下动脉岛状瓣,完美修复了左颊部的大面积组织缺损。术中及术后病理最终确认:原发灶为鳞状细胞癌,所有切缘阴性(无癌残留),且颈部清扫的淋巴结经病理检查均未发现转移。本次手术方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根治与功能并重”的理念。尤其颏下动脉岛状瓣的应用,作为修复颊部中型缺损的优选方案,能有效维持口腔容积与软组织弹性,对预防术后张口受限、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李女士已康复出院。术后复查显示,其颊部修复区愈合良好,口腔开闭口功能未受明显影响,语言与吞咽功能得到最大程度保留。我院口腔医学中心将继续为其提供包括功能锻炼、营养指导和定期随访在内的全方位术后康复管理,助力她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口腔专家提醒市民,若口腔溃疡超过两周未好转,或口腔黏膜出现不明原因肿物、颜色改变(如变白、变红),务必引起重视,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应对口腔癌的关键。


“此次复杂颊癌根治及即刻修复手术的成功,是我院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深化合作的又一成果,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也提升了医院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功能性修复领域的技术水平。”我院党委委员、口腔医学中心负责人许志强表示,作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紧密医联体,中心将持续依托国内顶尖专家资源,不断精进医术、优化服务,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