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经历克罗恩病肠穿孔危重症的患者许女士在我院顺利康复出院。这场历时3个多月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我院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团队在炎症性肠病(IBD)诊疗领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卓越的协作能力。
3个月前,许女士因突发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入我院。经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并发急性肠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情况十分危急。胃肠外科一区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在多学科协作支持下,林伟教授、郑龙志主任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
林伟教授介绍,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医疗团队采用了分期手术策略。首次手术不仅完成了肠穿孔段切除,还精心设计了肠造口位置,为后续的还纳手术做好充分准备。3个月后,当患者身体状况达到手术标准时,胃肠外科团队又成功实施了肠造口还纳术,完美恢复了患者的消化道连续性。
消化内科团队在本次救治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患者入院初期,消化内科林剑博士迅速参与诊断和病情评估,为急诊手术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林剑说,克罗恩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在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药物治疗方案和营养支持计划,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为二期手术创造了最佳条件。
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之间长期建立的密切协作关系。胃肠外科团队在克罗恩病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在处理复杂腹腔感染、肠造口技术及术后快速康复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优势。消化内科团队在克罗恩病的内科治疗方面具有深厚造诣,特别是在生物制剂的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形成了特色诊疗方案。两个团队通过定期联合门诊、共同参与MDT会诊、共享患者诊疗信息等方式,实现了从急诊救治到长期管理的无缝衔接。
林伟教授说,消化内科团队负责患者的长期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而外科团队则在需要手术干预时及时介入,这种内外科协作模式大大提升了诊疗效率和质量。
我院炎症性肠病(IBD)诊疗中心已建成集内科治疗、外科手术、营养支持、心理护理于一体的全方位诊疗体系。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团队共同制定了标准化诊疗路径,确保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都能获得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3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成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福建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我院被授予常务理事单位。近年来,我院IBD团队依托本院技术力量,与福建医科大学IBD诊疗中心、同济大学IBD研究中心等深度合作,已成功诊治多例复杂疑难克罗恩病患者,诊疗技术手段与国内知名医院保持同步,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彰显了我院在炎症性肠病(IBD)诊疗方面的综合实力。”林剑表示,未来,消化内科将继续深化多学科协作,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