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2022-2024学年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和“党员好故事、书记好党课、支部好案例”获奖名单,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个项目获奖。
其中,感染性疾病科党支部《“医心”为民,“肝愈”奉献》获评本科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胸心外科党支部《一颗医心永向党 双城奔波献忠诚——记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十大创新力院管专家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康明强》获评本科高校“党员好故事”。
项目简介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党支部现有党员10名,支部辖管医护人员22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7名、副高以上职称13名,是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强、梯队结构合理、学历职称较高、积极团结向上的专业临床团队。长期以来,支部围绕医疗服务、科研教学、人才培育等中心工作,以思想引领为主线、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技能提升为基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构建了新时代党建引领科室各项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近年来,支部积极推进“肝愈奉献”立项活动,以肝病防治为核心,把“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医疗资源整合下沉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党建工作成效有效转化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工作成效。据统计,目前我市大部分沿海村庄丙肝感染率明显降低,如某丙肝高发村庄感染率从原先筛查的28.86%下降到4.6%,支部丙肝防治工作成绩斐然,所在科室曾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立项活动”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更好地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支部坚持经常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发现莆田沿海城镇乡村对丙肝传播知识了解不深,防治意识不强,存在丙肝高发的情况。丙肝目前无有效疫苗,未经治疗的患者容易引起肝硬化、肝癌,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是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期对丙肝进行筛查并尽早治疗,治愈率可达99%以上,且治疗费用已大幅度降低。但偏远乡村群众的防治意识差、政策知晓率低,且非专科医护和基层医疗机构医护对丙肝的认知、诊断与治疗不够规范,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新需求。为此,支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健康中国”战略思想,以创新的党建引领模式,促推“肝愈奉献”“精准式”下沉,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立项活动”做法
夯实“三化”根基,凝聚“肝愈奉献”奋进力量
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汇聚力量。一是深化内容“聚元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带动支部全体党员把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本职岗位上,不断深化开展“肝愈奉献”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是活化形式“鼓士气”。创新开展“红色教育引领学、集中研讨深入学、艺术党课沉浸学、结合岗位实践学”“四学”活动,组织党员实地学习传承“闽中红旗永不倒”“东圳精神”等红色记忆,观看《过海》《杨岭村的故事》等艺术党课,并开展多专题集中研讨,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转化实践“强底气”。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为载体,通过专题学习、调研走访、破解难题等形式,切实掌握、有效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创新突破的实际成效,推动理论认知向实践能力提升转化,为深入推进“肝愈奉献”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践行“三心”服务,淬炼“肝愈奉献”使命担当
搭建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平台,成立了以党员为组长的“党群小组”,带动科室医护全员参与、全心服务。一是“真心”服务。坚持把“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因地制宜优化“党群小组”责任区,实行包片负责制,各个小组先后深入莆田南日岛、湄洲岛、平海镇户角村等20多个乡村海岛,组织开展20余场“情系海岛,消除肝炎”“肝愈行动-公益筛查”等健康惠民活动,累计为群众提供公益筛查服务8500余人次,同时还开展肝脏彩超、肝弹性测定、健康讲座及咨询等其他现场服务,帮助基层群众检测肝炎情况,提升健康防治意识。
二是“用心”帮扶。为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就医用药的现实需求,解决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丙肝认知不足、诊疗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支部着眼构建“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格局,与荔城区医院、仙游县医院,平海镇、西天尾镇、北高镇等近20个区医院、镇卫生院建立共建帮扶机制,“党群小组”定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肝病规范诊疗培训、传授交流业务经验、追踪管理丙肝患者治疗情况等,累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961人次,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实实在在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健康大事”。
三是“齐心”诊治。针对活动中筛查出的1120例丙肝阳性患者,支部建立了“丙肝专员”惠民通道,一对一进行电话沟通,让其尽早接受治疗,患者治愈率达99%以上。支部与共建卫生院构建协同诊治、双向转诊等诊疗模式,齐心协力让肝病患者尽早得到规范治疗。活动以来,累计上转病人915例,下转病人116例,帮助患者节省医疗费用256万元,申请贫困患者治疗补助费用9万余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三力”并举,锻造“肝愈奉献”过硬本领
坚持把开展“肝愈奉献”的关键落在保证诊疗的质量和安全上,以提升医护服务患者的技能水平为重点,多措并举打造过硬能力。一是推行党员“双培养”增添动力。注重在“双培养”上下功夫,即把党员培养成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组织开展党员教育、业务技能、管理能力等各类培训20余场次,组织党员进行交流轮训、外出进修、学历再教育10余人次,医护职称晋升1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为党建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竞相升级”增添动力。
二是推动医研“双促进”提升能力。及时跟进了解掌握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技术,从临床出发推动科研,不断进行丙肝诊治技术创新,以科研成果“反哺”临床诊疗。在市内率先开展《肝功能剪切波量化超声诊断仪在肝病中的应用》等新技术新项目,引进新设备,完成8507余例次诊断分析,为开展流行病学、临床基础研究提供数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高危人群HCV高发感染家庭内聚集状况研究》结题验收后,支部组织队伍多次深入莆田沿海偏远乡村开展活动,筛查出丙肝阳性患者上千余例,课题成果有效转化为工作实践,在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诊疗服务能力提升。
三是推进共建“双提升”汇聚合力。以“党建共建+帮扶”为载体,从“共建健康课堂、结对技术帮扶、对口人才培养、跟班实训锻炼”等四个方面,与基层共建医院共同开展理论学习、政策解读、健康宣教、义诊筛查、预防诊治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引领推进市级优质肝保健资源、肝诊治技术下沉一线,汇聚共建双方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服务合力。
“立项活动”成效
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持续提升
通过创新“四学”活动、党建共建合作、特色党日活动等多种载体,增强了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打造了一支政治硬、专业强、辐射广的党员骨干队伍。党员在抗疫、援疆、院内外急会诊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支部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支部获评医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职工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市劳动模范、市五四青年奖章、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和莆田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省市级荣誉近30项。
党建引领的“驱动力”有效彰显
立项活动以科室建设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为契机,着力加强学科建设,在市内首批开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临床治愈50多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科室获评2023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党员骨干积极承担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专业教学任务和莆田学院感染病学教学任务,3人次获校级、院级“优秀带教老师”;党员医护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市厅级项目6项,肝炎横向课题2项;发表SCI等高质量论文3篇。
医疗为民的“服务力”逐步增强
积极加入省肝癌联盟,在全市范围开展基层巡讲帮扶,有效建立市、区、镇同质化肝脏保健服务体系,获评“中国消除丙肝联盟公益项目诊疗基地”,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支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引导我市丙肝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降低丙肝危害,提升肝炎防治意识。活动先后被中国医学论坛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莆田电视台、湄洲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余次,社会服务效益影响面广,受到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