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 专题专栏 >> 点题整治 >> 正文
“数智”赋能促便民,打造智慧医疗新标杆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9-01】 【作者: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来源:】 【阅读: 次】【关闭窗口】

线上就医、床旁结算、智慧导航、影像远程诊断……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这样的智慧医疗应用场景随处可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我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群众就医堵点、痛点和盲点,结合正在开展的公立医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智慧医疗应用场景,打造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智慧医疗服务,持续推动医疗健康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满意度。


足不出户 线上就医


“通过手机看病,不用再排队等候,直接交费取药,现在可真是越来越方便了!”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出了市民小林对我院互联网医院线上医疗服务的满意之情。




2022年9月,我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营,市民在手机上动动“指尖”,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快捷地实现在线问诊、复诊续方、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目前,我院互联网医院注册用户达72万多人,上线59个专科诊室,开通在线问诊执业医生565人,提供看病、检查预约、基层医生协作会诊、健康宣教等服务,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线上医疗服务。


“眼下,互联网医院每天接诊量在150人左右。”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医院运行以来,在线服务患者超过5万人次,线上门诊接诊量在全省13家互联网医院中排行第四。患者满意度达98%,保持零投诉、零纠纷。


创新模式 结算便利 


近日,在我院骨科病房内,医院工作人员只花费了几分钟时间,就为患者陈先生办好出院手续。“在病房就能办理出院手续,不用跑上跑下,真好!”他说。





入出院服务是门诊和住院服务流程上的重要环节,我院开通“床旁结算”服务模式,实现缴费、结算、出院“一站式”办理。让患者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在该模式下,窗口服务被前移至“病区服务”,所有审核、信息调取、费用结算、信息反馈等环节均可实时处理。出院当天,患者或家属只需携带相关材料到病区护士站就能办理结算手续,免去以往出院时间集中、办理窗口拥挤、排长队、来回奔波的困扰。


同时,我院还从患者视角出发,在门诊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群众在完成挂号预缴费后,就可以完成诊查、检查、化验、取药等全流程操作,在当日全部诊疗项目结束后合并一次性支付费用,实现多种付费渠道和结算方式并存,最大程度优化就医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6月1日至今,已办理退预缴金约6.5万多人次,金额近2100多万元。


智慧服务 “医”路畅通


为方便患者快速精准找到就诊区域,我院开发院内导航导诊系统,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实现智能导航、导诊功能,结合医院科室分布列表及院内室内3D地图,实现目的地精准查询或地图点击查询,并可提供室内外一体化导航功能。该系统还包含医院楼宇3D建模展示、语音导航、静态分享、动态共享、AR实景导航、720°全景导航等多种应用功能,实现就医不迷路、不迷糊。






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学影像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在全市率先引进影像云平台,采用数字影像服务替代传统医用塑料胶片,建立影像远程诊断服务中心,按就近就便原则,与全市39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影像数据互联互通。借鉴“滴滴打车”互联网模式,引入抢单、指派和兜底相结合的远程会诊模式,实现医生在线上即可为基层提供远程影像服务,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解决影像远程会诊审核及时性等问题。目前,影像远程会诊案例已超过90万例,让广大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医生的远程影像会诊,既方便群众看病,又减轻群众负担。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临床分科细化,药品种类和新药数量不断增多,如何保障用药安全?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引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数字化系统,通过智能计算和审核,确保药物使用准确无误。该系统可追踪药物的整个配置过程,从药物摆药、核对、配置、接收、使用,每一步都有信息记录;实时监控药物状态和配置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可立即发现并处理,减少因人为错误导致的用药风险。对于使用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信息化系统按治疗计划分批次给药,更好地保障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