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 专题专栏 >> 全国两会 >> 正文
关注福建全民健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这么说→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3-06】 【作者:/来源:】 【阅读: 次】【关闭窗口】

  在全国两会上,咱们福建的代表、委员聚焦时事、建言献策,将关注的触角伸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福建卫生健康发展方面,一起来看看委员代表们带来怎样的好建议、好声音呢?


崔玉英:推进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崔玉英提出关于进一步促进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的提案。她说,进一步促进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既是全面深化医改、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全体人民健康的现实要求。


  崔玉英认为,当前各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与国家提出的建设标准规范均有一定差距,无法充分满足新形势下的医改和卫健事业发展需要。


  她建议:一要统筹规划,加大全民健康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强化标准体系监督考核,推动标准化工作落地见效。以国家标准为指引,以技术现状和业务场景为基础,建立基于多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业务协同体系。整合力量,加快推动10个首批试点省(市)的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尽早启动建设。


  二要互联互通,加快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共享协同。按照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原则,加快推动实现国家平台与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更加注重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数据交互能力,满足各部门数据服务和业务协同需求。将公共卫生信息化纳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重要范畴,加快健康医疗数据汇聚和开放开发,加快构建区域医防联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建立完善卫生应急数据库,全面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三要整合资源,规范促进健康融合码的合理应用。依托各级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疫情防控健康通行码与电子健康码、医保电子凭证、电子社保卡、金融支付码等“多码融合”应用,推动健康融合码在医疗、医保、社保等医疗健康服务领域“一码通行”。加强研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港澳台同胞健康信息共享机制。


  四要加大投入,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的指导工作。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化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明确政府投入和主导责任,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新格局和科学长效的投入机制。加强对各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与督促工作,在组织业务培训交流的同时,安排指导小组赴各省开展专项督促和指导工作。


谢良地:推进医疗领域信息化及大型医疗设备国产化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谢良地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医疗领域的信息化,以及大型医疗设备国产化。
谢良地表示,在医疗健康领域,信息化非常重要。对患者来说,健康信息数据库,在其一生中都可以起到参考作用。谢良地建议,利用相关软件,把患者的诊疗信息导入,当患者换医院就诊时,就可以把医疗数据共享展现,节省人力物力。


  谢良地还建议,尽快推进国产大型医疗设备的研发。主要是因为:第一,目前国内每年用于进口大型医疗设备的费用很高;第二,可以展现国家的科研实力;第三,可以节省大量购买国外医疗设备的资金,投入到百姓需要的其它健康需求上。


侯建明:加强全科医生培养 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热情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侯建明关注后疫情时代慢病防治、分级诊疗、全科医生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他认为,医疗工作,不仅要注重医疗性,还要注重预防和康复。


  侯建明建议:第一,要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因为全科医生的工作单位更多是在基层、在社区、在卫生院,如何把全科医生培养好,是后疫情时代分级诊疗、慢病防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就是要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热情,还要动态调整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


  侯建明说,新的一年,只有把疫情防控得更好,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得更好。全社会在疫情防控上都不能松懈,要更加重视后疫情时代的防控意识,加强公共卫生习惯的养成,医疗工作才能更加出色。


董希源:以艺术助推中医药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董希源提出,要以艺术助推中医药发展的提案。他认为,中草药种类繁多,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和展示,能够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和认识中草药。董希源希望能够由中国文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牵头,在全国进行征稿,并做推广展览,进一步助推中医药发展。